第五十六章、十二金人-《开局就是元神老怪》
            
            
            
                
    第(2/3)页
    而如今,此二法却要再次出世。
    想当年,大汉太祖再度转世地仙界,不就想以如此二法绝地天通吗。
    如今,神庭却给了机会。
    大汉太祖怎么能不抓住。
    如今耸立在新汉国都中的那十二道巨大的身影便是那相传中的仙秦十二金人。
    只不过样式不大一致,反而仿照了神话传说中的十二种古老的神灵。
    那只记载在古籍中的神灵。
    此时,新汉皇帝正在祭祀这十二尊机关金像,将行点灵造化之术。
    此法被大汉太祖遗留下来后,就一直在新汉朝廷内流转着,每一任新汉皇帝都会遵从祖训,修习此法,然后再将己身修持有成的点灵造化之术传与下一任皇帝,如此传承,累积,便是十三代。
    到了如今这一代,正是厚积薄发之时。
    此景若是在百多年前,会吸引来诸天道果道尊的目光,但而今却只有两三位在看着。
    因为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在天外天,宇宙边际的魔界的变化上,研究着魔界的诸多变化,哪有空闲来观摩这一场凡间王朝的变迁。
    若这么有空,还不如研究研究魔界的蚂蚁……
    所以,这场盛大的祭祀,仅有扬关在看着。
    连纯阳剑童子都不在意,祂只在意是否要培养那司马浩铭,做自己捧剑童子。
    至于其他,祂一概不理会。
    之所以会这般,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此二法已经过时了。
    就是这么简单,若早年刚诞生时,道果和道尊都将惊叹其中的精妙,与开创性。
    但如今,已经是祂们研究透的东西。
    旧法怎及新法。
    宇宙的法理也是日新月异,时时更新。
    此法如何还能给人惊喜?难道就凭那换了形象的十二金人?
    外貌换了能怎样,内里精髓有没有变换过,仍旧是机关造物之术和点灵造化之术。
    除非大汉太祖能拿出点新鲜玩意。
    接着,就是时光荏苒。
    七七四十九日过去。
    南方联军已兵分两路,吴明军从东,沿着东海北上。
    大名军则从西北伐。
    两军互不接壤,互不干扰,各自为战,谁夺得一城,那城便属谁。
    不过两边做了个约定,北伐的尽头是新汉国都,并约了个时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两军于国都团圆。
    吴明军有水师之助,一路畅顺,而且新汉似乎大势已去,只有少数几座城池做出抵御,其余城市在大军兵临城下之际,便开门迎王师,所以,吴明军很快便要打到国都,只是见八月十五还有许久,便暂时停下奔腾的脚步。
    津川之畔,吴明军十万兵马驻扎之地。
    此时,营帐阵地内,灯火通明,将津河地静谧水流照得透亮。
    此地距离京城只有三百里。
    很近,大军开拔,只需五日便可至,若是只派骑兵,一日就能到。
    而吴明军已经再次驻扎两日了。
    只为等大名军。
    此时的大元帅营帐中。
    文臣武将们又是争吵不休。
    一方觉得不该等大名军,应当直接北上,攻下京城,定下大义。
    一方也主张即可北上,攻下京城,但觉得己方实力怕是不足以攻下京城,需得再筹备一二,待到南方的物资到了,就立即攻打京城。
    只有吴明坚持等候大名军。
    至于姬姜,对于是否即刻北上,他并未发言,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但他没有态度,那便是最大的态度。
    他支持吴明的意见。
    会议争吵不休,没个结果。
    文臣武将们拗不过吴明。
    最后,吴明让所有人撤出营帐,只余下他跟姬姜,以及莒羽真人,都是没有表态过的人。
    “你们觉得我该如何做?”吴明颇为头痛地问道。
    姬姜没说话,莒羽轻轻扇动着他不知从何处拿来的羽扇,掀动起微风,悠悠说道:“大帅,已经来不及了。”
    “嗯?”吴明不明其意。
    “大帅且随我来。”莒羽迈动步伐。
    朝着营帐外走去。
    吴明与姬姜也跟随着他走出营帐。
    第(2/3)页